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张 查询 注册会员,免验证
  • {{ basic.site_slogan }}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您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哟

    关注我们

吉利诉威马并索赔21亿元,这笔账怎么“算”?

阅读:74459 2019-09-20 14:07:03

9月17日,吉利起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案在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诉讼标的额达到21亿元,是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界诉讼金额最大的商业纠纷案,也是国内首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侵权案件。

 

吉利与威马的复杂关系

据媒体报道,吉利汽车此前透露,曾任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成都制造基地总经理的侯姓高管,在2018年离职时带走了吉利SUV车型GX7的全部资料,并且这名高管和其团队核心成员随后加入了威马汽车,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威马EX5车型。

说起来,威马和吉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威马汽车的创始人以及公司多位核心员工都曾有在吉利工作的经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在吉利工作期间他带领吉利团队完成了海外并购沃尔沃汽车的事宜,并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落地。

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此前在沃尔沃主导新能源技术;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副总裁陆斌曾任吉利销售副总经理;威马汽车首席财务官张然曾任吉利执行董事,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设置装配以及汽车金融体系管理等;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杜立刚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时谈判团队成员。

不过人员流动并不能证明什么。根据公开的资料,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其属于企业的财产权利,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存亡。


因此在法律层面,原告在举证环节面临巨大的挑战,要证明相关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同时还要证明自己的经济损失,证明被告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等。正因如此,国内目前并没有知名的案例参考,仅了解到浙江高院曾判决了一例金额高达3500万元赔偿款的民事案件。

吉利方面:一切以法律裁定为准

作为原告一方,吉利方面早在去年10月便提起了对威马的诉讼,只是那一次的起诉结果并没有让吉利满意,同时也并没有引起行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一次21亿的索赔,吉利却选择了向上海高院请求不公开审理,这也让本案变得悬念迭生。吉利方面此前也表示:现在不方便做过多评论,一切以法律裁定为准。

回顾此次纠纷,吉利与威马的核心争夺点正是在“专利”问题上。与此同时,此次吉利起诉威马案中,除了威马汽车旗下的四家公司之外,还有包括威马汽车董事长兼CEO沈晖、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侯海靖等人,而这些人都与吉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威马方面:吉利打压新兴企业

威马方面表示,吉利对威马的诉讼是毫无法律和事实依据的。威马没有任何的侵权行为。吉利滥用诉讼权,其本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吉利意图通过对新兴企业的污名化,达到打压新兴企业的目的。

威马方面称,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用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和正义,而不应沦为打压新兴企业发展、维护一己私利的工具。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应该始终服务于用户,普惠于民。威马始终坚持正向研发、自主开发,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持续以实际行动为用户创造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威马汽车在设计、技术等领域的专利数量已达1076项。

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人才是企业推进技术、产品研发的主力,甚至是评估一家企业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核心员工跳槽、被挖墙角的现象才会如此频发。而一系列的起诉案件也将提醒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核心研发能力,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需要做好商业秘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来源:新浪财经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